52: 肾外伤
阅读本章大约需要 2 分钟。
引言
肾损伤被认为是钝性及穿透性创伤中最常见的泌尿道损伤之一。多数为钝性损伤,穿透性损伤不足10%。由于肾周脂肪的支撑较少,且胸廓肋骨更为柔韧,使外伤作用力更容易传递至实质性器官,儿童发生钝性肾损伤的风险高于成人。
肾损伤很少作为孤立性损伤发生,更常见与其他实质性脏器损伤并存,或作为多发伤的一部分。根据严重程度,肾损伤分为5级,其中多数为低级别损伤。
解剖学
在诊断、分级并处理肾损伤时,了解肾脏的解剖结构至关重要。每个肾脏位于包绕肾周间隙的Gerota筋膜内,该间隙内充满肾周脂肪。肾周脂肪对肾脏起到保护性的缓冲作用,而在儿童中相对较少。
肾门自前向后的组成:最前方为肾静脉,其后为肾动脉,最靠后为输尿管。
由于其紧邻下腔静脉,右肾静脉通常较短。右侧的性腺静脉和肾上腺静脉均直接注入下腔静脉。相比之下,左侧的肾静脉通常较长,并接受来自左侧的性腺静脉和肾上腺静脉。
每条肾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,并分为五个分支:顶端支、上支、中支、下支和后支。偶尔有副支直接起自主动脉。
提示肾损伤的征象:
- 血尿
- 腰部瘀斑
- 该区域的穿透伤
- 肋骨骨折(尤其是下位肋骨)
- 腹部包块
- 腹部压痛
在儿童中,创伤后 “显著血尿” 的概念存在争议。1 有些作者认为以 >5 RBC/HPF 作为界值;另一些则主张 >50 RBC/HPF。然而,单纯血尿并不是肾损伤的可靠指标。此外,血尿的程度** 与损伤程度不相关**。
鉴于此,有人建议,对于与减速机制(MVC、行人被撞、高处坠落)相关的钝性腹部外伤的任何儿童,应评估任何血尿(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)。1
诊断性检查
一旦怀疑肾损伤,超声是初始处理的手段。如前所述,许多肾损伤发生在腹部钝性创伤的情境中,对于这类患者,现行方案将初始影像学检查定为FAST超声检查 ,2,3 该超声检查将提供初步图像,提示肾脏可能受到创伤事件的影响。
一旦诊断出肾损伤,必须进行更为针对性的检查,以评估肾脏受累的程度。在医生可用的诊疗手段中,下列项目有助于确定这一点。
- US(超声):结合多普勒的超声 可用于创伤非常轻微且对显著损伤怀疑度较低的患者,但无法将外渗尿液与血液区分,且不能准确显示血管蒂。
- IVP(静脉肾盂造影) 过去广泛使用,如今在无法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时仍可采用。可在创伤室或手术室进行。按2 mL/kg给予静脉对比剂,10分钟后摄片。有助于判断肾脏的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外渗。
- 静脉增强CT是目前的金标准: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评估肾脏及肾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功能。
- 血管造影或术中静脉尿路造影 也是在某些情况下用于成像的工具。
分级
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(AAST-OIS)是用于实体器官损伤(包括肾脏)最常用的分级系统。5 该分级系统基于CT扫描和手术所见。该分级系统从成人改编而来,至今仍用于儿科创伤。它分为5级:1-2级被认为是低级别,而4-5级为高级别。
- I级 – 挫伤或不扩大的肾包膜下血肿
- II级 – 肾周血肿,伴肾实质裂伤,深度 < 1cm
- III级 – 同II级,但裂伤深度 >1cm。不累及集合系统。
- IV级 – 累及集合系统的裂伤(肾周尿瘤)
- V级 – 累及集合系统的肾实质裂伤(粉碎肾)和/或 肾静脉/肾动脉主干裂伤,或 肾动脉主干撕脱,或 肾静脉血栓形成。
图 1 AAST-OIS 肾损伤分级系统。
可能的并发症
- 尿液外渗(最常见的并发症,尤其见于IV级和V级)
- 尿瘤
- 可急性出现,或在数周至数月后出现
- 常见体征为疼痛、发热、肠麻痹和可触及肿块
- 继发性出血
- 延迟性出血,发生于III–V级损伤的13–25%
- 通常见于外伤后2–3周内
- 肾周脓肿(少见)
- 动静脉瘘形成(少见,且仅见于刺伤)
- 假性动脉瘤
- 肾盏憩室
- 肾功能受损
- 高血压
处理
处理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血流动力学状态。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进一步完善检查,以考虑保守(非手术)处理。对液体复苏无反应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应紧急接受手术处理。
在一名清醒且能交流、具有症状轻微且无令人担忧的体格检查发现,且 <50 RBC/HPF的儿童中,与其仅为评估肾脏而进行CT检查,选择观察或行带多普勒的筛查性超声检查可能是合理的。1
一旦确诊为继发于创伤的肾损伤,建议在低压力下建立完整的尿液引流。仅作为初始措施,在膀胱内放置一根简单的经尿道导尿管,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(有时也是唯一需要的)。
总体而言,儿童肾损伤以保守治疗为主,即使在更高级别的损伤中亦然.1,4,6 具体而言,所有 I–III级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.7 亦有证据表明,IV级和V级也可采用保守治疗.4 这些更高级别的损伤需要针对每位个体采取谨慎、个体化的处理策略.1 这在儿科患者中尤为相关,其中IV级损伤是一个异质性 人群.3
图 2 IV级肾损伤的示例患者,分别为初诊时、1个月后和8个月后。
必须始终牢记,美国创伤外科协会的分级系统并不完美,并且会引发争议。6 原因在于该分级系统主要基于成人人群,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儿科人群。6 因此,一些人进一步将IV级细分。
建议手术 适用于:1
-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
- 有严重腹腔内穿透性损伤的患者。
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放射学治疗:1
- IV–V 级的大量尿外渗
- 广泛 (>20%) 非存活组织
- 动脉损伤
- 分期不完整
无论初始分级如何,若采取观察性管理,应进行持续的患者监测,以评估是否可能出现肾脏的延迟性损伤。任何生命体征的改变和/或新发血尿应及时通过影像学重新评估。
要点
- 不要忽视血尿! 总之,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CT检查!
- 了解影像检查的局限性!未进行成像的内容是看不到的
- 除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,通常所有创伤都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
- 评估并重新评估你的患者,临床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
参考文献
- Fernández-Ibieta M. Renal Trauma in Pediatrics: A Current Review. Urology 2018. DOI: 10.1016/j.urology.2017.09.030.
- Ollerton JE, Sugrue M, Balogh Z, D’Amours SK, Giles A, Wyllie P.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in Trauma. J Trauma 2006; 60 (4): 785–791. DOI: 10.1017/cbo9780511544811.052.
- Root JM, Abo A. Cohen J. Point-of-Care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Severe Renal Trauma in an Adolescent. Pediatr Emerg Care 2018; 34: 286–287. DOI: 10.1097/pec.0000000000001406.
- LeeVan E, Zmora O, Cazzulino F, Burke RV, Zagory J, Upperman JS.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blunt renal trauma: A systematic review.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6. DOI: 10.1097/ta.0000000000000950.
- Ballon-Landa E, Raheem OA, Fuller TW, Kobayashi L, Buckley JC. Renal Trauma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: Validating the Revised Renal Injury Grading Scale. J Urol 2019; 202 (5): 994–1000. DOI: 10.1097/ju.0000000000000358.
- Murphy GP, Gaither TW, Awad MA, Osterberg EC, Baradaran N, Copp HL, et al..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Grade IV Renal Trauma. Curr Urol Rep 2017; 18: 23. DOI: 10.1007/s11934-017-0665-z.
- Bartley JM, Santucci RA.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ediatric blunt renal trauma in whom expectant (nonoperative) management failed. Urology 2012; 80 (6): 1338–1343. DOI: 10.1016/j.urology.2012.07.077.
最近更新时间: 2025-09-22 08:00